
1976年9月9日,一代伟人毛主席逝世,举国悲痛,世界震惊!毛主席逝世后,“王、张、江、姚”集团也很快被粉碎,国家百废待兴,再一次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上。
这个时候,全国人民关注的一个政治话题是如何评价一代伟人,是否还要继承伟人的遗志?党内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,甚至是杂音,这是一个相当危险的信号。
其实,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生前对自己已经有过评价,新中国成立后,他就对自己及著作有过多次评价。
1964年3月24日,伟人在同一些中央领导同志谈话时,了解到全国正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,他很惊讶《毛选》怎么就成了自己的著作,说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,他评价《毛选》(前四卷)是“血的著作”“是群众教给我们的”。
1965年,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,一位领导汇报工作时,表示要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,毛主席“纠正”说自己发表的大部分著作已经是历史资料了,只能参考参考,唯一值得好好学习的是《实践论》。
伟人在同别人谈到个人崇拜问题时,他说“我算是贤人,是圣人的学生”,他还说别人恭维的“万寿无疆”就是“天大的唯心主义”。1976年6月,病中的伟人对前来看望的四位中央领导说了一番话:
‘人生七十古来稀’,我八十多了,人老总想后事。中国有句古话叫‘盖棺定论’,我虽未‘盖棺’也快了,总可以定论吧!我一生干了两件事: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么几十年,把他赶到那么几个海岛上去了;抗战八年,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。
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,只有那么几个人,在我耳边叽叽喳喳,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。
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,就是发动特殊运动。这事拥护的人不多,反对的人不少。这两件事没有完,这笔‘遗产’得交给下一代。怎么交?和平交不成就在动荡中交,搞不好就得‘血雨腥风’了。你们怎么办?只有天知道。”
也正是因为伟人晚年发动的运动,让一些人在他逝世后,开始发表不满言论。然而,对伟人的评价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,还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和发展。
必须客观公正评价伟人,而不能任由一些人泄私愤,大放厥词。1977年,复出参加工作的邓,就在不同的场合,通过各种渠道,将对毛主席的正确评价传递了出来。
“我是犯了不少错误的,的确有不少错误的,其中包括毛主席犯错误啊!有些我也有份的,就不能把过去的错都归毛主席一个人,不能这样。
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,这丝毫不是什么夸张,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整整一代人,没有这个思想就没有今天的我们的党,这也丝毫不是什么夸张”。
在接受外国记者法拉奇采访时,邓明确表示:“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做客观的评价,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,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”。
在采访中,邓还表示毛主席像将会永远挂在天安门城楼上,作为国家的象征,将毛主席当作党和国家缔造者来永远纪念,永远坚持毛泽东思想。
邓客观地评价了毛主席的功过,也是官方认可的是最公正的评价,一直被沿用,也是许多人广泛接受认可的。当然,民间也有人认为这个评价还不够好,他们认为“天不生伟人,万古如长夜”。
伟人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,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得到了广大人民的衷心拥护和爱戴,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将他比喻为“红太阳”的原因。正如邓所说“功绩是第一位的,错误第二位的”,他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中国人民铭记!
